#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Issac 人物 2015-04-09 2242 0 娱乐名人

2015年3月29日,王思聪在微博发布照片,配文称“认真练习日狗大法的我”,有网友评论称:“你X什么物种都是你的事,放到网上就是‘烂人’、‘垃圾’一枚,多行不义必自毙!”王思聪随后爆粗回应:“X你妈?”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1

  “国民老公”王思聪再一次被新华社批评,更是表示了最近因为说话惹来祸端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某一个知名的电视主持人曝出了咋舌的言论,某一位网络红人在调教宠物狗的时候配上了逆天的旁白。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2

  一位时不时以大胆的言论招惹是非的网络红人,经常遭遇到了批评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爆粗口,这都是因为不正当的言论导致的舆论的风暴,答案也不用说了,应该能猜到是说了。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3

  在这样一个充满戏剧的网络时代的人,早就已经受不了绷着神经说话了,同时也有很多的底线和禁忌的话题不断的被打破了。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些公众的人物在公众平台上放肆的言论,这些话虽然能给你一时的知名度,但之后留下的却是消逝不去骂声,和人们心中的坏印象。毕福剑被撤称号 羞辱性言论造成恶劣影响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4

  某知名电视台主持人被爆出让人咋舌的不当言论、某网络红人在调教宠物狗时配以“逆天”旁白并将其搬上微博……近日发生的两起名人“口祸”风波,引起了广泛围观和议论,成为网络空间中一道刺眼而热烈的“黑风景”。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5

  看着那位主持人在饭桌上神态微醺地又说又唱、口无遮拦,要么是浑不觉有摄像头神出鬼没,要么就压根没想到这段“表演”有公之于众的可能;而那位不时以大胆言论招惹是非的网络红人,在遭遇批评后的第一反应竟是大爆粗口……两位说话的初衷和遭遇围观的过程不同,但那种满不在乎、自得其乐的心态竟如此一致:娱乐一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娱乐真的可以无极限么?从两位不当言论引发的舆论风暴来看,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且不论两位在现实处境中因为“玩笑开大了”将会招致何种后果——这纯属咎由自取,“嘴”责自负。透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语言粗鄙化之风,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却非常有必要——在“娱乐至上”观念横行霸道的时代,“话不惊人死不休”的边界在哪里?

  在充满戏谑氛围的网络时代,人们早已经不习惯绷着神经和脸皮说话,在种种引发大笑和鼓掌的网络段子和流行语中,我们乐见言论自由度和社会包容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必须对一些挑战底线和禁忌的所谓话语“创新”保持距离、保持警惕。比如,各种煞有介事的谣言;比如,一些触犯法纪的诽谤和语言侮辱;比如,各种有违公序良俗的地域歧视、性别歧视、生理歧视;比如,充满戾气甚至暴力色彩的话语方式……

  近些年来,网络语言污染呈现蔓延之势,在各种网络论坛、微博、微信中,常见满屏满窗的“约×”“撕×”“×丝”“×格”等污言秽语,把涉黄涉暴语言当个性和时尚者大有人在。一些公众人物、知名人士和网络大V,对这股风气也推波助澜、乐此不疲。这种不良话语风气不仅侵害汉语的纯洁性,更严重搅乱了网络交流和讨论的善意和诚意。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话语“病毒”泛滥,反过来会刺激和助长现实社会中的戾气和低俗之风。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 别拿粗鄙当个性 人物 热图6

  公众人物在公共平台、公开场合因言辞不当而减分甚至吞苦果的事情,古今中外都不鲜见。在传播渠道日发便利和迅捷的今天,名人们理应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谨防“祸从口出”、自毁形象;而对于那些自恃名气、刻意卖弄惊人之语甚至粗言秽语的所谓“名人”,点赞和效仿只会拉低自己的素养,切勿盲目跟风,不辨是非,把低俗当有趣、传恶语为佳话。

  黑话、粗话、下流话横行,绝非网络空间之福,更不能作为表达自由的象征。这两起名人“口祸”事件对当事人是一次教训,对于围观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事实上我们的表达也正越来越自由与便利,但作为社会人,那种毫无禁忌的表达只能对着某个“树洞”,而不是大众的耳朵。

AD: 超级福利等你来下载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