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热词不完全词典

Issac 热词盘点 2017-11-01 2667 2

1、音译词

爱豆:英文单词“idol”的谐音,意为偶像,现发展为粉丝对偶像的爱称。爱豆恋情曝光了,我的心是崩溃的。

:这是今年的流行色,不知道你就凹了。英文单词“out”的谐音,意为过时,用来形容事件或人物过时,不符合时代潮流。

伐木累:英文单词“family”的谐音,意为“家庭”、“家族”。例如: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伐木累!

黑泡:英文“Hip Hop”的谐音,指嘻哈文化。例如:大金链子大T恤,脚蹬球鞋梳脏辫,一看就是黑泡青年!

2、谐音

吃藕:在连读之后,与拼音“chou ”发音相似,chi ou=吃藕=丑。例如:虽然我吃藕,但是我很温柔。

:与“慌”的发音相似,人们在紧张情况下表达自己慌张情绪的一种幽默的说法。常用句型为“我好方啊”、“我有点方”。

3、旧词新义

沉船:指在游戏内抽奖活动中运气不好,没有抽到想要的游戏道具。 例如:今天玩游戏运气不太好,老是沉船。

种草:指将自己喜欢的事物分享给其他人,使其他人也喜欢上相同事物的过程。也可以指自己受外部影响,对某事物产生了向往的状态。例如:终于买到了种草超久的口红,好开心!

保温杯:是中年危机的一种象征,指不论年轻时多么桀骜不驯,人到了中年都走向保健之路,拿着保温杯过日子。

4、外来词

FLAG:指说出某些话或做出某些事,这些言语或动作里有着暗示结局走向的成分。例如:你上个月立的那个减肥FLAG呢?怎么没见你去健身房?

wuli:韩语音译,意为“我们”、“我们的”。在使用中可以把朋友和喜欢的明星亲昵地称为:wuli + 名字。

5、缩写

李菊福:“理据服”的谐音,是“有理有据,使人信服”的缩写,在调侃论坛发帖的楼主时,会使用“楼主李菊福”的表达。例如:无图无真相,有图李菊福。

数体教:意为“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原指某人数学不好,后引申至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欠佳。

6、数字

666:是“溜溜溜”或“牛牛牛”的谐音,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物品在某方面表现很出色,让人拍手叫好。

2333:指捶地哈哈大笑。使用过程中往往在“2333”后面加更多的3,变成“2333333”,表示笑得猖狂或时间笑得很长,用来表达内心讽刺或欢乐的情绪。

7、中英混合

疯狂打call:在演唱会的应援中,粉丝们会通过挥舞荧光棒、呐喊等方式,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和鼓励,这被称为“打call”。由此延伸出的“为XX疯狂打call”指的便是强烈支持某人或某事物。

8、男性

盐系男:一般指干净、瘦高、嘴唇较薄、侧脸曲线完美,给人以清淡感觉的男生。

9、女性

小姐姐:常见于宅男对软萌偶像的爱称,因为偶像的年龄不适合被称为妹妹,便称为“小姐姐”。现也常用于对日常生活中年龄相差不大的可爱女孩的称呼。

10、群体

红领巾:指在网上匿名做好事(如发帖、共享资源等)、帮助他人的网友。例如:复习资料已发QQ群,请叫我红领巾!

【专家观点】

热词是读懂95后的钥匙

“我是典型的60后,与95后还是有代沟的。看到很多词也需要看解释才能理解。这说明社会发展迅速,不同年龄段的人表达情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不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看来,“热词”是读懂95后的一把钥匙。陈光金表示,95后在网络文化和动漫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群体的词汇和交流方式。“这些词汇和语言不仅是95后所创造文化的一部分,本身也成为我们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一把关键钥匙。”当代青年人思想更加活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积极创造属于自己、代表自己的文化。“现在80后已经迈向中年,90后快要进入30岁门槛。95后是更亲近互联网的一代,他们代表的力量是社会学所需要理解的。”

陈光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改革开放40年以来,青年文化和青年价值观研究一直是社会学所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针对青年流行语的研究早期从语义出发,随后从内部语言学转化成外部的社会学视角,更注重历史背景。在人类学研究中,通常会把掌握方言当作研究成功的必备条件,甚至成为人类学家的语言基本功之一。在对今天的95后研究中,要理解这一群体,或许同样要求我们首先掌握他们的方言,这也是对当代研究者的要求。

热词反映新的社会情境

词汇和语言本身具有时间性。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语言实践会发生流变。每一个时代都会生产自己的热词。在中国古代,有《尔雅》这样的释义词典,亦有《说文解字》的字书,在今天仍被奉为经典。进入20世纪,在现代性转型的剧烈时期,发行了大量解释新术语和概念的词典。例如,《新主义辞典》(1933)、《新知识词典》(1934)和《新术语辞典》(1936)。

《95后热词》一书在后记中写道:“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95后热词’,许多词汇都是这种跨语际实践的结果。在新的时空背景下,95后的热词所反映的是新的社会情境。”历时性地看,这些热词的轨迹亦是社会和文化变迁轨迹的直接体现。当我们看到95后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中使用“凹”“奥利给”“吃土”和“友荒”等词语的时候,如果对95后的文化不熟悉,即使认识每一个构成词语的汉字,但是却不能理解它们组成词之后的意义。这种意义感丧失的时刻,正是我们固有的认知体系受到挑战的时刻。

“语言和热词背后反映的是他们的心态、心理、情绪、情感以及他们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乃至是外界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把握。”陈光金表示。

在看到95后热词俏皮、幽默和搞笑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某些需要宣泄表达的情绪。通过研究、观察这些情绪,也可以理解95后对未来的诉求是什么。

热词并不与主流文化对立

过多的数字化表达方式,谐音、新造词,会不会冲击传统语境,甚至侵蚀传统文化?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何祎金表示,热词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不同代际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最终留下的都是充满活力的词汇。“每个时代都有90后,都有其他代际难以理解的词语。语言并不是古老封闭的,会一直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田丰也表示,如果从静态视角看,传统文化可能面临着热词的冲击,但从历史角度看,最终保留下来的永远是最具活力的词,那些词语可以拉近几代人的距离。

其实,关于“主流”与“非主流”之争,一直贯穿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对95后的“关键词”而言,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检验与解读,将会面临不小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95后热词》一书的后记中表示,95后使用和创造的词汇并非处于一种绝对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对立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亦存在相互渗透和转换的情况。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之下,非主流文化成为可以借鉴和消费的对象。例如 “666”,它本意是自然数,作为“溜”的谐音,在今天被用来表示“很厉害”或者“很牛”。在直播平台或者网络游戏中,“666”是刷屏的高频词汇。当代青少年广为热爱的娱乐偶像吴亦凡,也以《666》来命名自己的新单曲。

“如果我们不将95后视为绝对意义上的“1995年之后出生”的群体,而只将他们视为社会的新生代或者年轻人,那么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95后,在不同社会和历史情境中,他们亦存在符合各自时代的语言实践。”

AD: 超级福利等你来下载

阿里云